在当前汽车制造向轻量化、低排放、高寿命、低成本以及高安全的发展形势下,钢铁材料如何更好适应这一需要?日前在辽宁大连召开的汽车用钢生产及应用技术研讨会上,专家呼吁钢铁和汽车业结盟,加强汽车用钢研发合作。
中国钢协资料显示,我国在2007年,汽车用钢国产化率就达90%以上。但是中低档轿车和卡车用钢的国产化率较高,而中高档轿车的钢板尚需大量进口;轿车、卡车的一部分棒线材、汽车发动机的气阀钢和一些高强度标准件用的冷镦钢、易切削钢等品种也需要进口。
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先进介绍,汽车用材约70%来自钢铁,汽车业作为钢铁企业的重要客户,双方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受重视“谁赢得安全的产业链,谁就能赢得市场”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。两个行业内已有很多企业在钢材的品种研发、配送加工、价格商定等方面合作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说,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“同期工程”的新思想,即在新车型的设计与开发之时,便要求钢铁公司早期参与,使汽车设计者、生产者和钢铁公司共同形成一支攻关队。这种合作能经济有效地达到汽车产品设计、零件及模具设计等的协调统一,其做法值得中国企业借鉴。
宝钢股份公司研究院党委书记陆匠心说,钢铁业应当主动把自己的科研开发链条下延到汽车行业,实现科研开发的无缝对接,共同解决现有汽车用钢存在的问题,给未来生产汽车所需钢铁材料做技术储备。具体合作时,双方可采取股份制形式,组建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经济实体来完成。